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自治州,副省级建制。伊犁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 ,属温带大陆性气候、高山气候。伊犁是全国唯一既辖地区、又辖县市的自治州。伊犁州辖11个县级行政区(州直)。全州总面积268593平方千米。
伊犁得名于伊犁河(光明显达,形容河水在太阳照耀下碧波粼粼),最早见《汉书》,史称伊列、伊丽、伊里等名。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。《西域同文志》中,伊犁为维语,取义于“犁庭扫闾”(意即将庭院犁平整用来种地,把里巷扫荡成废墟),寓意平定准噶尔功盖千秋,西陲从此永保安宁。
不到新疆,不知中国之大;不到伊犁,不知新疆之美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新疆细毛羊、伊犁马、新疆褐牛、中国美利奴羊的主要培育和生产基地,沿边有霍尔果斯、都拉塔、木扎尔特等9个国家一类口岸,主要旅游地有恰西、唐布拉、那拉提等草原民俗旅游区。如果你在假期想要去新疆旅游,那这些景点你一定不要错过。
那拉提草原,又名(西)巩乃斯草原,瓦剌蒙古语意为“绿色谷地”(元明清时期这里是瓦剌辉特部牧区),哈萨克语意为“白阳坡”,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那拉提镇东部,距新源县城约110公里,位于那拉提山北坡,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。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,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。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,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。历史上的那拉提草原有“鹿苑”之称。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,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,时值春日,山中却是风雪弥漫,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,不想翻过山岭,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,泉眼密布,流水淙淙,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,这时云开日出,夕阳如血,人们不由的大叫“那拉提(有太阳),那拉提”……
解忧公主薰衣草园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北道重镇——新疆伊犁霍城县清水河镇。薰衣草在古拉丁语及意大利语中都有“洗物”之意,古时候人们将洗好的衣物用薰衣草来熏香,“薰衣草”因此而得名。关于薰衣草,有着一个传说:西域回疆王的女儿“伊帕尔汗”,从小喜食薰衣草花,走到哪里都有蝴蝶相伴,因为有满身的奇香,被乾隆皇帝选为妃子,成为香妃。在中国伊犁的薰衣草,是全世界继法国普罗旺斯、日本富良野之后的第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,也是中国惟一的薰衣草主产地。见过伊犁薰衣草花田的游客大都有这样的感觉:天然去雕饰,毫不矫揉造作,是纯粹的原生态。
赛里木湖,是新疆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,有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”的说法。赛里木湖古称“净海”,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,紧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赛里木湖,它是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。它占有了世间你能想到的所有的蓝,它将茫茫草原洗出万千婆娑,四周群山都倾慕于它,赛里木湖的美丽景色美得像一幅油画。
喀纳斯湖,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,湖水来自奎屯、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。喀纳斯”是蒙古语,意为“美丽而神秘的湖”。喀纳斯湖有几大奇观,一是千米枯木长堤,是因喀纳斯湖中的浮木被强劲谷风吹着逆水上漂,在湖上游堆聚而成;二是湖中巨型“水怪”,常常将在湖边饮水的马匹拖入水中,给喀纳斯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,也有人认为是当地特产的一种大红鱼(哲罗鲑)在作怪;三是雨过天晴时才有的奇景——喀纳斯云海佛光。
禾木村,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湖畔,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。禾木也被誉为“神的自留地”。禾木村最出名的就是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,炊烟在秋色中冉冉升起,形成一条梦幻般的烟雾带,胜似仙境。在禾木村子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以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:空谷幽灵、小桥流水、牧马人在从林间扬尘而过……禾木村,它素有“中国第一村”的美称。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,小桥流水,炊烟袅袅……古朴的山村景致,像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。
新疆伊犁不仅风景优美,美食更是令人脍炙人口。面肺子是起源于伊犁的美食,既可以是一顿驱散困倦的早餐,也可以是茶余饭后的打牙祭首选。制作面肺子需要羊肺和面粉,将羊肺洗净,面粉和成面团加水揉搓成面筋,洗面筋的面水灌入羊肺中,再加入色拉油,放入锅中煮半小时,捞出切块即可。面肺子一般和米肠子以及面筋搭配起来吃,肠糯鲜,肺软嫩,羊肚、面筋有嚼劲,香喷可口,风味独特。买 购网美食小编提醒,面肺子有凉拌和爆炒两种吃法,前者口感柔软,后者润而不油,各具风味,都很值得尝试。
烤羊肉串是伊犁名小吃,是来新疆必吃的美食。烤羊肉串是用羊肉、洋葱、盐等制作而成的美食,先将羊肉和洋葱拌在一起腌制去膻味,然后穿起来在木炭上烤,撒上盐、辣椒粉和孜然粉,至熟即成。正宗的烤羊肉串,色泽焦黄油亮,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,不腻不膻,肉嫩可口,除了一般的烤羊肉串之外,还有竹签羊肉串、网油羊肉串,有的还用油炸,有的在烤之前,把羊肉片拌上蛋清和芡粉做成的糊,这样烤出来的羊肉串更加鲜嫩。
马奶子是伊犁特色小吃美食之一,是柯尔克孜族、哈萨克族最喜欢的饮料。马奶子是用马奶发酵酿制而成,含酒精1.5度-3度,将刚挤出的马奶装在牛皮制成的皮桶里,放入陈奶酒曲,置保温处,使之发酵,每天以木杵搅动数次,几天后就成了略带咸酸、微喷酒香、清凉适口,沁人心脾的马奶子。新疆风味马奶子虽然含有少量的酒精成分,但绝不醉人,连喝十几碗亦不伤脑,倒是能起催眠作用,而且还有助于消化肉食,同时还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,常饮用对身体有好处。
纳仁是伊犁哈萨克族的特色美食,是草原特有的味道,展示了独特的新疆风情。纳仁一般选用羊肉、马肉、牛肉煮肉汤,用原汁肉汤煮面条或是面片,捞出盛盘,把面片放在盘底,块肉放在上面,肉用小刀切碎后同面拌在一起,并撒些辣子面、洋葱末等调味品,然后用手抓着吃,一般还会搭配着奶茶,可以去油腻。纳仁也可以有各式各样的点缀。比如,葱花、香菜、洋葱等切丁,装入小碗再加入肉汤,最后将碗中调制的小料均匀地倒在纳仁表面,它们与纳仁混合,扑鼻而来的香味直让人淌口水。
伊犁有制作熏肉的传统,马肉是熏肉的主要原料。熏马肉是伊犁名小吃之一,挑选膘肥体壮的马驹宰杀后,先将马肉剁成块状,撒上盐,用绳子串起来,挂在一间土房的木架上,地面上堆放天山雪松枝,用暗火熏蒸,直到熏干。在制作过程中,不添加防腐剂、色素等任何化学物质,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。熏马肉的常见吃法是将马肉清洗干净,用开水煮熟,放凉后切成薄片即食,是饮酒佐餐的佳品,吃到嘴里有一股松油和马肉的清香,慢慢咀嚼,越嚼越香,味道极美。
手抓饭是新疆风味的美食,在伊犁地区非常常见。羊肉、胡萝卜、洋葱切丁,米饭洗净浸泡,炒锅中放油烧热,将配菜和配料放入翻炒,加水没过食材焖煮,接着将米平铺在顶层,焖煮熟透即可,吃的时候拌匀,米饭吸饱了汤汁,肉嫩而不柴,非常美味。手抓饭除了选用植物外,还用黄油来做,用黄油做的抓饭营养价值高;在用肉方面,除了用牛羊肉,还用雪鸡、野鸡、家鸡、鸭、鹅等,其中,雪鸡肉的抓饭味道最佳。
。